相信點進來的人都是對標題有興趣吧。

為什麼這一次的知識點是這個?因為很有趣啊^^

事先聲明:我是假的文學人,也從來不是天文人,而且極度討厭數學,動機出自對CP的愛,所以歡迎指正錯誤,歡迎補充內容,歡迎分享想法,歡迎加入討論。

以下開始

 

 

首先,建立一些基本觀念。

 

330px-Twilight_subcategories.svg.png

day 白天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orizon 地平線            sunset 日落       

civil   民事的           nautical   航空的            astronomical   天文的  

dusk 黃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twilight 暮光

 

一、  Sunset / Sundown 日落

(一)天文定義

1.由於地球自轉,太陽的圓周底部到達地平線,直至太陽的圓周頂部消失在地平線下的那段時間;

2.太陽的最底端碰到地平線,到太陽的最頂端消失在地平線以下的那段時間。

(二)觀察

日落基本上沒有「跡象/預兆」,在地平線附近,大氣折射使太陽光線扭曲到一定程度,以至於觀察到日落時,太陽盤的幾何形狀已經在地平線以下約一個直徑。

所以,人們普遍稱日落為太陽開始變成「橙紅色」或太陽的光線開始令人可以直視它,而不感覺刺眼。

(三)其他

日落的時間一年四季都在變化,取決於觀看者在地球上的位置,由經緯度以及海拔高度決定。

在不同的經緯度和一年中的不同時間,太陽落入地平線的角度會不同。

日落的顏色幾乎完全由大氣中的礦物、其他化學物質和氣溫來定義;色調通常比日出更鮮豔,因為晚上的空氣比早上的空氣包含更多的顆粒。

即使太陽落到地平線以下消失了,視野中仍有大量可用的光線,此光線稱為暮光(Twilight)。

 

二、Twilight 日暮、暮光、暮色、黎明

(一)定義:不探討黎明的部份

1.日落後/白天結束,仍殘存在天空的光;

2.日落後/白天結束,到邁入夜晚前的時間段;

3.當太陽本身低於地平線,且肉眼不可視時,太陽光散射在地球大氣層的上層,照亮了低層的大氣與地球表面,從而使地球表面處於不完全黑暗,又不如白天明亮的狀態。

(二)Twilight的三個階段,每段顏色不一樣

1.第一階段:民事Twilight

(1)從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消失後開始,一直持續到太陽下降到地平線以下6度為止。

(2)Twilight的最亮階段,平均持續30分鐘,具體時間取決於季節和經緯度。

(3)此時,地平線清晰可見,物體可被明確定義,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額外的照明,也許還可以看到天空中最亮的星星。

(4)日落後,夕陽的色彩消失,天空的顏色迅速變化,全新的色彩在天空中散佈開來,在此階段投射的光線可以是從溫暖的金色調到涼爽的粉色調;隨著時間的流逝,這些顏色的溫度將逐漸降低。

2. 第二階段:航海Twilight

(1)太陽在地平線以下6至12度之間。

(2)通常也持續30分鐘左右,

(3)此時,仍然可以看到地平線,天空還有一些餘輝,但光線開始迅速消散。

3. 第三階段:天文Twilight

(1)這是太陽處於地平線以下12至18度之間的時間段。

(2)Twilight最黑暗的時刻,在夜晚正式開始前的30分鐘內,陽光緩慢消失。

(3)剛開始時,地平線上隱隱約約還有深藍色,隨著夜晚即將開始,逐漸變成黑色。

(4)當太陽到達地平線以下18度並且不再照亮天空時,夜晚就會發生,黑暗使所有肉眼可以看見的天體得以逐一呈現。

 

三、Dusk 黃昏

(一)日常定義

日落前後的時間,即下午自晚上的過渡時段。

(二)第一種天文定義

在Dusk前,是民事Twiligh的早期到中期,若天氣夠晴朗,天空中還有足夠的光線可以在沒有人工照明的情況下在戶外閱讀。

但是在民事Twiligh的末期、航空Twiligh開始時,地球旋轉到某個角度,導致太陽中心位於當地地平線以下6度,就需要人工照明才能在戶外閱讀。

(三)第二種天文定義:Dusk的三個階段

1. 第一階段:民事Dusk

從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消失後開始,一直持續到下降在地平線以下6度為止;

太陽的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6度處,它標誌著從日落開始的民事Twilight的終結。

2. 第二階段:航海Dusk

太陽的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12度處,它標誌著航海Twilight的終結,物體的辨別力降低了,恆星和行星看上去也變亮了。

3. 第三階段:天文Dusk

(1)太陽的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18度處,它標誌著天文Twilight的終結,此後,太陽不再照亮天空,不再干擾天文觀測。

(2)天文Twilight結束時的那一刻;夜空的最低亮度即將來臨前;夜晚開始前Twilight最暗的時候;Twilight中最暗的部分;Twilight最靠近夜晚的時候。

 

四、傍晚 Evening

天快黑的這段時間,包括太陽在地平線以下,到全暗(全暗=天文Dusk後)。

五、夕陽 A red sunset / A setting sun

呈紅橙色,肉眼可直視時的太陽,為日落期間的太陽。

六、晚霞

黃昏時/日落前後,天空中出現的顏色變化,會受地理性(高低緯度),甚至氣象性(當時天氣、氣候或季節、雲種和雲量的情況),而出現「不規則」的變化,可能會出現金/黃/橙/紅/綠/藍等顏色。

七、雲彩

不等於晚霞,單指雲反射的色彩。

 

 

最後,重頭戲——吉爾伽美什的持久度報告

每個地區從太陽降到地平線以下,再到真正意義上的夜晚需要的時間不一定。

參考https://www.timeanddate.com/astronomy/iraq/baghdad內提供的資料;不考慮年代跟其他我也不知道的因素,現代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,6/26的日落時間點(太陽完全進入地平線以下)為當地19:16,然後真正進入夜晚的時間點(天文Dusk結束)為當地23:40,兩個時間點相減,等於4小時又24分鐘。

假設「如~藥8」的士兵看到閃閃和金固時,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上;

再假設,閃閃在神塔門口吩咐侍女準備浴室→他們走到浴室的小隔間→沒寫出來的前戲(?)→金固幫閃閃紓解的前一刻,共費時約30分鐘;

以及確定的事實,閃閃第一次發洩→金固走出浴室,時間點在天文Dusk末尾,幾乎接近夜晚。

將4小時又24分鐘,減掉30分鐘,再減掉零頭(充當發洩後到走出的時間,及可能漏掉的細節),就等於中間的空白時段。

於是我們得出閃閃的持久度:快4個小時。

 

結論:

很高興最後的結果貼近史詩裡的閃閃。

縱使我們無法得知神靈或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男性的平均時間,至少相對現代人,閃閃不愧是閃閃。

 

本知識誕生的過程:

寫「如~藥9」→查一下名詞定義→「如~藥9」草稿完成→想到可以用「太陽光」暗喻閃閃的持久度→查閱相關資料→修N次文。

 

參考資料:

很難找,還常常查到有一堆數學公式的網頁,所以這一次採用了平常不太會參考的維基百科,還有謝謝奇摩知識+好心人的幫忙。

希望我整理的這些天文資料(儘管有我自己的解讀)能幫到需要的人。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unset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wilight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Dusk

https://astronomy.stackexchange.com/

https://www.worldatlas.com/articles/what-is-the-difference-between-dusk-and-twilight.html

https://lovethenightsky.com/how-long-after-sunset-is-it-dark/

https://www.timeanddate.com/astronomy/iraq

https://digital-photography-school.com/beyond-sunset-the-differen-phases-of-twilight/

 

※還想看更多閃恩文→目錄

arrow
arrow

    梅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