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大約公元前3200始金牛座就成為北半球春分點的星座。它標誌著農曆「新年節」的開始,在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形成的年代裡,新年節的春分,因歲差原因,地球自轉軸指向的是金牛座而非白羊座。

 

1.歲差,又稱地軸進動(英語:axial precession):是指某一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在其他天體的重力的作用下,相對於空間中的慣性坐標系所發生的緩慢且連續的變化。在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中,歲差一般專指地球自轉軸緩慢且均勻的變化,地球的歲差主要由太陽、月球及其他行星作用在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重力矩引起。

歲差是赤道歲差和黃道歲差綜合作用的結果。其中,赤道歲差可看作是赤道面相對於黃道面的運動。在這一描述下,黃道坐標系被視為不變的參考系,而赤道坐標系則被視為以每年約50.39''繞北黃極以順時針的方向(即向西)旋轉,週期約為25,722年。定義於赤道坐標系的所有結構,包括天極與分點,都處在同樣的運動當中。天極的漂移會影響極星的選擇,分點的漂移會使分點落於不同的星座內,而赤緯的漂移會影響同一恆星和星座的可見性。

每一星座被春分點落入的時段又被稱為「大月(英語:Great Months)」,近三個「大月」的時間分別是:

星座        起始        結束

金牛座    4500 BC   2000 BC

白羊座    2000 BC   100 BC

雙魚座    100 BC     2700 AD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D%B2%E5%B7%AE

 

2.春分點:太陽在三月份由南向北經過的晝夜平分點稱為春分點,太陽每年約在3月20-22日左右經過春分點,在天文學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。不僅被標示為赤道坐標和黃道坐標的起點,也是恆星時的起點。

 

3.分點(英語:equinox):是每年太陽穿過天球赤道和黃道在天球上交點的天文事件,在分點的瞬間,地球的南北兩半球得到相同的照明,地球上各地的白天和夜晚幾乎等長,每年會出現兩次,大約分別在3月21日(春分)和9月23日(秋分),在北半球,多數的文明在傳統上以三月的春分點(vernal equinox)標示著春季的開始,以九月的秋分點(autumnal equinox)標示著秋季的開始。

equinox的源頭來自拉丁文的aequinoctium、aequus(相等)和nox(夜間),意思是日夜等分,實際上只是近似如此,不是日夜等長,是日照時間都是等長。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8%86%E9%BB%9E

 

4.天極(英語:earth axis):地球的自轉軸(地軸),向天球延伸後,在無窮遠處與天球交會的兩個假想點。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A9%E6%A5%B5

 

5.極星:天球上最靠近天極的恆星,位於地球的自轉軸指向且肉眼可見,通常指的就是北極星,因為天極的位置會緩慢但持續的在群星中漂移,極星的身分也會隨之改變,因此不同時代的極星會各不相同,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自轉軸的進動。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5%B5%E6%98%9F

 

 

※還想看更多閃恩文→目錄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烏魯克 新年節 星象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