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違地燃起和服魂,歌好聽而且手好看,決定用現有的貧乏知識聊一下MV中的服裝跟一點點「落語」,和服真的很有趣,希望藉此機會讓更多人感受和服的美^0^

 

 

 

※注意事項

1.個人能力有限──日文程度幾乎為零,知識的理解全靠五十音小抄、Google翻譯及大量閱讀。

2.儘管MV的場景是參考動畫《昭和時期落語中心》第一季第十集,但我沒看動畫,因此「落語」的內容放在最後。

3.不談男女差異;不談羽織的歷史;不談羽織上的家紋,如:紋付羽織、無紋羽織;不深入談羽織的構造,如:羽織紐(はおりひも)、乳(ち)、羽裏(うらじ)等。

4.不談羽織以外的和服外套,諸如:ちゃんちゃんこ、着物コート、着物コートの道行(みちゆき)、道中着、法被(はっぴ)、半纏(はんてん)、半被(はっぴ)、印半纏(しるしばんてん)。

 

 

↓以下正式開始↓

 

 

一、脫羽織(はおり)

 

1.脫之前

1.png

 

2.解羽織紐(はおりひも)

2.jpg  3.png

 

3.羽織紐被解開的樣子

4.png 5.jpg

 

4.脫下羽織,將羽織放到後方

6.png

 

 

二、What is 羽織(はおり)?

羽織是和服的外套,可視作穿在長着(和服本體)上的日式開衫。

對我來說最特別的地方是,羽織的衣領是翻出來的──羽織的衣領是從後頸那將衿(襟)從肩部向後折翻出來的。

 

7.jpg

圖源:https://www.kimono-kyoto.jp/size.html

 

1.特徵

其一:一條衿(襟)延伸到下襬, 衣領在頸部周圍向外側反摺一半,頸部以下則是完全反摺。

其二:袖口並非完全敞開。衣袖全部縫合在衣身上,故男性的袖子沒有「人形」部位。

其三:前部不重疊。

 

2.構造

其一:羽織紐(はおりひも),羽織的胸紐。

其二:乳(ち),在衿(襟)的左右各有兩個,是一個供羽織紐的前端固定/穿過/扣住/勾住/綁住的環

8.png  9.jpg

圖源:https://youtu.be/8y4OqeWhej8

其三:羽裏(うらじ),羽織の裏地=羽織的內層。

S__55230468.jpg 

圖攝自書籍《日本和服描繪完全攻略》

 

 

三、羽織の着方

男性及女性穿的羽織,已知的男女差異之一在羽織的「衣袖構造」,如注意事項所示「不討論」。

1.羽織の着方(女)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ZL9hdt6l4Y

2.羽織の着方(男;內有羽織紐的結法)

https://youtu.be/8y4OqeWhej8

 

*日語 襟(えり)、衿(えり)的比較

襟/衿的意思相同,指上衣環繞在頸部的部分,通中文的「衣襟」,襟/衿重疊成為「衣領」,最常見的說法是──「襟」用在西式服裝,「衿」用在日式服裝(着物/和装)。

*領口:衣服的開頸處、衣領的開口處、衣領相合的地方。

 

 

四、脫下羽織後的外觀

 

1.整體外觀

10.png

 

2.米白色(?)的衣服是和服本體,即一般人印象中的和服,日文為「長着(ながぎ)」。

 

3.長着的衣領

11.png

 

4.長着的衣領分為兩部分

(1)掛け衿/共衿(ともえり),中文是「掛領」。

(2)本衿/地衿/衿,中文是「地領」。

 

圖中能清楚看到掛け衿、本衿的分界

12.jpg

 

 

五、長着裡面穿什麼?

 

1.咖啡色的??

13.png

 

2.咖啡色下的偏白色(?)又是什麼??

14.png

 

3.

咖啡色的部分是「衣領」,是長着裡面的「半/長襦袢」的衣領,而半/長襦袢的衣領跟長着一樣由兩部分組成:

(1)半衿(はんえり) 。

(2)衿/地衿/衿,中文是「地領」。

→第一個不一樣:半/長襦袢將長着的「掛領」稱為「半衿」。

→第二個不一樣:長着的衣領尾端在腰部附近,換句話說,衣領尾端結束在腰部側邊。

 

4.綜合上述,我們看到的咖啡色是半/長襦袢的半衿(はんえり),米白色的部分則是半/長襦袢本體。

 

 

※應該沒有講得太難理解吧?想更了解的話,可以看我之前寫的筆記:《襦袢與長着》

 

 

六、和服腰帶

稍微提一下。雖然MV中看不到背面,但動畫《昭和時期落語中心》第一季第十集有出現較完整的腰帶,推測是角帯(かくおび),結法是「貝の口」。

15.png

 

 

七、落語(らくご)

老實說,我對「落語」沒興趣,當初是研究和服時偶然查到,所以接下來會用和服的內搭褲「ステテコ」來聊「落語」。

(ステテコ的故事很長,我還在理解,今天只簡單提跟落語有關的部分)

 

ステテコ長這樣

S__37543958.jpg

圖源:https://www.amazon.co.jp/%E3%82%AD%E3%83%A7%E3%82%A6%E3%82%A8%E3%83%84-%E3%82%B9%E3%83%86%E3%83%86%E3%82%B3-%E6%B4%97%E3%81%88%E3%82%8B-%E5%92%8C%E8%A3%85%E4%B8%8B%E7%9D%80-%E3%83%A1%E3%83%B3%E3%82%BA/dp/B009O86EOU

 

ステテコ為和服下隱藏的下半身搭配之一,不是和服的內褲──ステテコ底下還是得穿內褲;姑且稱ステテコ為搭 肌襦袢 的下半身衣服,或者搭 半襦袢 的下半身衣服──後者這種搭配我還不確定。

據說ステテコ的起源是股引き(ももひき、モモヒキ、またびき),股引き於安土桃山時代(江戸時代的前一個時代)時從葡萄牙傳入日本。

股引き的詞源(名稱由來)最早似乎可追溯到室町時代,由脛巾(ハバキ)→股脛巾(モモハバキ)→股引き(モモヒキ)。

 

股引き長這樣

16.jpg   17.jpg

圖源:https://matsurijuku.com/momohiki/

 

*短的股引き被稱作半股引(半モモヒキ、半タコ)

18.jpg

圖源:https://matsurijuku.com/hantako/

 

明治時代,西方文化開始進入日本,股引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演變為褲子式的ステテコ,然而最開始,ステテコ不叫「ステテコ」,它的名稱由來據說是因為「ステテコ踊り」。

「ステテコ踊り」是明治時代的落語家表演結束後跳的一種日本舞。

落語家會站起並捲起/掀起和服下擺露出半股引,一邊唱著「捨ててこ、捨ててこ」,一邊跳舞,於是第一位這樣表演的落語家穿在和服下的褲子就被稱作「ステテコ」。

綜上所述,西方服裝文化參與了ステテコ的演變,而日本獨有的文化「落語(らくご)」也參與了ステテコ的傳播,真是非常有趣的故事呢。

 

*捨ててこ的中文

Google翻譯說「把它扔掉」??

*ステテコ vs. 捨ててこ

前者是片假名,後者是平假名,音都是suteteko

*影片:ステテコ踊り

https://youtu.be/ri_O1DEXWZU

https://youtu.be/rfUw2ZkHKuo

 

 

沒囉,謝謝看到這裡的人,一起瘋狂聽歌看MV吧~

110/11/2留:謝謝點進來的人,雖然我仍提不起勁深入了解落語,但多虧有你們,讓我時常想起自己寫這篇時有多快樂:)

111/5/21留:補了一點點羽織的內容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和服 日文歌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